高淳區政府門戶網站
        當前位置:首頁 > 高淳區人民政府
        索 引 號:    013101089/2023-09246 主題分類:    綜合政務
        組配分類:    統計公報 體裁分類:    其他
        發布機構:    高淳區統計局 生成日期:    2022-09-29
        生效日期:     廢止日期:    
        信息名稱:    高淳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文  號:     關 鍵 詞:    重大項目;人防;人防工程;養老服務;城鄉建設;行動計劃;產業鏈;演練;固城湖螃蟹;人民醫院
        內容概覽:    
        在線鏈接地址:    
        文件下載:  

        高淳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高淳區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高淳調查隊

        2021年,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發展勢頭向好,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區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決議通過的目標和任務完成較好。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560.24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8.79億元,增長2.3%;第二產業增加值245.1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66.29億元,增長10.1%。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的結構由上年的9.1:44.8:46.1優化調整為8.7:43.8:47.5。

        居民就業穩步向好。全年新開發就業崗位9.7萬個,新增城鎮就業15729人,吸納大學生就業5322人,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3.52萬人次。

        二、農業

        2021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85.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9%。其中農業產值同比增長1.5%,林業產值同比增長7.4%,牧業產值同比增長5.7%,漁業產值同增長2.4%,農林牧漁服務業同比增長3.4%。

        重要農產品生產能力穩步提升。保障糧食等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4.15萬畝,總產7.4萬噸,新建優良食味稻米種植基地3個,優良食味稻種植面積占比達90%以上;投入使用5個市級標準化菜地,常年性菜地面積增加1300畝,新增設施農業面積4023畝,蔬菜播種面積8.4萬畝,產量26.1萬噸;穩定地產生豬產能,生豬存欄6.38萬頭;水產養殖24.87萬畝,總產4.8萬噸。提升現代種業創新發展能力。新培育7家省級特色種子種苗中心(企業),實體化運作螃蟹研究所和中華絨螯蟹原種場,加強中華絨螯蟹地方特色種質資源保護,與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南京水產科學研究所合作成立南京寧漁種業研究院,建成椏溪街道安樂村新品種測試基地1個,測試推廣水稻新品種24個。有力有效保護耕地。全面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2052.14畝拋荒及未利用耕地全部完成復耕復種,高職園未利用土地復耕種植水稻0.5萬畝,新建成高標準農田3.36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820畝。

        現代農業發展水平顯著提高。現代農業科技裝備支撐能力有效提升。投資23.18億元實施農業農村重大項目46個,推進市級以上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建成并投入使用18.2萬平方米南京固城湖螃蟹交易中心、1.5萬噸冷鏈倉儲物流基地及5700平方米科創展示、綠色服務中心等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載體。實施智慧農業升級賦能行動,促進智能裝備、科技支撐、信息服務與農業生產加工深度融合應用,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71%,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2%,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3%。現代鄉村產業體系逐步完善。打造特色主導產業全產業鏈,培育了精品蝦蟹等為核心的優勢農業產業“1+5”鏈條,螃蟹產業鏈成功入選全國全產業鏈典型縣,橋李村獲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陽江鎮獲“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稱號。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農資和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0.02億元,休閑農業綜合收入27.5億元。現代農業經營體系不斷建強。組建高淳區家庭農場服務聯盟,新增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8家、產業化聯合體3家,累計培育區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90家、示范合作社125家、示范家庭農場205家,累計建設產業化聯合體7家,省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銷售額增長7.5%,81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提供經營服務總值超10億元,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面積達76%。強化“固城湖螃蟹”區域公用品牌建設,成功舉辦江蘇“互聯網+”大閘蟹出村進城推介懇洽會、西康賓館螃蟹美食節、第六屆“固城湖杯”中國南京優質農產品博覽會、科金興農等各項活動,加大京滬高鐵沿線宣傳力度,極大提升了“固城湖螃蟹”品牌的知名度。農業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鞏固長江禁捕退捕成效,實施重點水域增殖放流,投放中華絨螯蟹、細鱗斜頜鲴等合計83.37萬尾(只)。完成永勝圩2.1萬畝高標準池塘生態化改造,高淳區成為全省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推廣使用側深施肥、無人植保飛機等節肥、節水、節藥農機裝備和技術,減少化學農藥和化肥使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99.95%,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9.5%以上。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聚力創新,2021年全區217家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02.6億元,增速16.45%;工業投資56億元,增速19%;實現凈增規上工業企業49家。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落戶為契機,聯合中天互聯,為51家企業開展數字化診斷服務。發揮好產業平臺功能在企業孵化、創新引領等疊加效應,打造為全省唯一標識特色產業園。依托“一所六中心”、汽車零部件產業鏈、數字經濟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優勢,實現企業創新“加速度”。海太歐林集團獲第五批國家工業設計中心認定,高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復核成功。紅寶麗再獲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高陶、柯瑞等產品獲“國內領先”認定,創源動力獲省級智能制造示范車間,潤京乳膠、斯瑞奇等3家企業獲省級專精特新稱號,中邦、華蘇等4個新產品入選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康眾獲省四星級上云企業,東潤、敖廣等8家獲“省兩化融合貫標”,鑫豪高分子、宏潤聲學,華蘇等3家企業獲省重點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目錄,高陶、大地水刀等3家企業的4個產品通過省新產品(新技術)鑒定,特豐、軍理入選市創新產品,友德邦、吉茂等3家企業獲市級企業技術中心,中小企業服務有限公司獲市級中小企業服務示范平臺,企業創新驅動不斷升級。

        建筑業穩步發展。2021年,全區完成建筑業施工總產值419.28億元,同比增長14.9%。新開工面積595.85萬平方米,竣工面積664.01萬平方米,分別比上年下降35.3%、增長16.7%。新增一級資質建筑企業2家。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進。2021年,全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9%,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1 %,高新技術投資30.67億元,占工業投資比重為54.53%。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 69.52 億元,比上年增長8.3 %,其中,住宅開發投資64.48億元,同比增長20.8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66.9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9 %,商品房銷售額 65.58 億元,同比增長10.5 %。

        強化重大項目推進。深化區領導掛鉤聯系項目推進機制,加強重大項目攻堅,119個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4.3億元。分二批次集中開工重大項目52個,總投資293.5億元。星固新能源、華玻電子等省重大項目穩步推進,雅達健康旅游產業園、海太家具等市重大項目試產投用,利奧汽車電子、東潤乳膠等一批區重點產業項目順利推進,固城湖螃蟹市場建成投用。

        五、城鄉建設

        城鄉建設事業有序推進。有序啟動“十四五”城鄉建設規劃各項工作任務,完成了《2021年高淳區城鄉建設計劃(預發稿)》的編制工作。計劃以省、市重大項目為支撐,著力突出副城核心區建設;以寧宣、環湖線等公路建設為重點,著力突出交通設施建設;以改善水環境為目標,著力突出水環境治理和生態環境改善;以構建“全域美麗花園”格局為抓手,著力突出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以營造濱湖、環山綠道和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推動城市空間拓展和人居環境提升相互融合,推進我區城鄉發展提質增效。2021年區重點城建項目共183個城建項目,新建類107個,續建類64個,儲備類12個,總投資669.7億元,年度投資291.2億元。

        城鄉建設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全面加強了城建規劃和計劃管理,按計劃完成了十四五期間城鄉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建筑業發展規劃、城鎮燃氣發展規劃等規劃編制工作,牽頭研究編制了美麗高淳建設、高淳區鄉村建設行動等建設行動計劃,有效地保障了城市建設工作的有序性和計劃性。統籌推進市、區兩級重點城建項目、精細化建設項目、美麗高淳建設行動計劃、鄉村建設行動計劃、退圩還湖工程和我局承擔的民生實事項目,各項目標任務穩步實現。

        社會事業實現新突破。建成了規范的智慧燃氣配送系統,完成了MINGIS管道地理系統中新增100個管網壓力監測點,完善了燃氣管道地理信息化系統,加快健全數字化平臺燃氣管道流量壓力監控系統。截至目前,完成中低壓管網建設32公里,完成老舊小區管道天然氣入戶改造1026戶,完成餐飲場所“瓶改管”45戶,摸排獨居老人2700戶,排查整治管道穿越6處,在餐飲場所全面安裝燃氣泄漏安全保護裝置。加快研究完善全區人防工程規劃布點,加快推進在建人防項目建設,開工建設為民路地下人防工程,監督完成配建人防工程10.9萬平米,一次性完成人防工程標識設置;2021年新立項人防工程11個,面積為15萬平方米,竣工人防工程5個,面積為2.99萬平方米,其中物資庫0.12萬平方米,征收易地建設費3153萬元。嚴格工程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強化和規范人防設施的管理維護。著力推動建立三級人防管理體系,加強對街鎮人防的指導與支持,加強對重要經濟目標單位的防護指導;著力普及防空襲應急知識,通過進機關、去社區、到學校,采用錄制視頻、廣場宣傳、張貼海報、發放圖書、派發應急救援包等方式全面開展人防知識宣傳教育,啟動建設人防宣傳教育體驗館,近年來我區人防宣傳的受眾面顯著提高。加強了對人防管理隊伍的培訓,系統性制定年度訓練、演練計劃,積極參加市防辦組織的演習演練,經常性組織機動通信訓練。配備了無人機圖傳系統,新安裝防空警報器6臺,不斷提升區域整體防空能力。持續加強人防工程(設施)維護管理的監督指導,努力保障人防工程(設施)維護保養到位。積極探索培育人防應急支援能力,積極參與防汛搶險、城市防澇以及新冠疫情的應急管控工作。促進人民防空建設與經濟建設、城市建設融合發展,相得益彰。

        六、內外貿易

        商品貿易持續增長。全年限上批零住餐實現銷售額588.09億元,同比增長33.2%。其中批發業實現銷售額462.43億元,同比增長36.8%,零售業實現銷售額120.00億元,同比增長21.0%,住宿業實現營業額0.92億元,同比增長33.8%,餐飲業實現營業額4.73億元,同比增長32.0%。

        外資外貿發展穩定。2021年,全區進出口總額達到101.50億元,同比增長15.1%。 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12億美元,與上年略有下降。新簽約北冶新材料等投資超30億元重大項目,億元以上正式投產項目52個。

        七、交通運輸、郵電和旅游

        交通實現大發展。寧宣高速江蘇段漆橋河特大橋順利合攏,計劃明年建成通車。小花作業區PPP項目中,環湖線花山大橋進入橋面施工,北嶺路西延及跨官溪河橋梁工程推進主橋施工,小花作業區(含專用道路)推進陸域堆場施工;固城作業區PPP項目中,固城作業區便道施工,古檀大道北延三期啟動征地拆遷。蕪申線航道整治、8座寬路窄橋改造有序推進,開展S269省道固城湖大橋至永成路段工程等前期工作。2021年,擁有在運船舶387艘,總噸位201.53萬噸。擁有公路運輸車輛3376輛,完成客運周轉量22832.65萬人公里、貨運周轉量82950.15萬噸公里。年末公路通車里程1520.9公里,內河通航里程168.77公里。全社會交通運輸業實現增加值21.54億元。

        通信行業轉型加快。全年實現營業收入4.87億元,同比增長5.9%,其中:郵政業務9437.6萬元,同比增長16.3%,三大運營商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增長3.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4.28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5.27萬戶,其中4G手機用戶達到27.17萬戶,5G手機用戶達到18.10萬戶,年末互聯網用戶18.28萬戶,其中,家庭用戶16.04萬戶,同比增長78.9%,占比達87.7%。

        旅游業經濟進一步擴大。深入開展交流活動,組織參加南京都市圈自駕游推廣、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市體育產業資源推介會等活動,與當涂、柞水等地開展文旅推介,推出高淳文旅地圖小程序。椏溪街道石墻圍村入選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高淳陶瓷文化旅游基地入選江蘇“運河百景”標志性運河文旅產品;新四軍舊址、西舍紅色堡壘納入三省一市(蘇浙皖滬)“東進之路”紅色旅游板塊;區內主要景點入選江蘇12條經典紅色旅游線路等省市經典路線。蘭園民宿被評為全國甲級旅游民宿,石墻圍入選南京市職工療休養基地,7家民宿成為市民宿協會會員,南京市首屆鄉村民宿大賽高淳獲4項大獎。實現旅游總收入153.05億元,同比增長20.04%。

        八、財政、金融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全年財政收入完成67.12億元,同比增長3.0%。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04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35.37億元,非稅收入完成7.68億元。財政支出更加注重民生。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7.3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99億元,公共安全支出4.78億元,教育支出16.14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54億元,衛生健康支出7.05億元。

        金融運行態勢總體平穩。2021年末,全區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703.57億元,各項貸款余額752.75億元,同比增加104.49億元和120.61億元,存貸比為107%。各項存款中,住戶存款338.64億元,比年初增加40.28億元。各項貸款中,中長期貸款513.04億元,占貸款總量的68.16%,同比增長17.24%。年末全區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6.55億元,不良占比0.87%。

        九、教育和科技

        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全面提升辦學條件。教育投入保障持續加大。財政教育投入逐年穩步增長,2021年決算數:區教育經費財政投入161431萬元,比上年149051萬元增長8.31%。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擴量。完成2021年校舍修建計劃項目內容,總投入4762萬元,維修校舍45451平方米;認真組織,按要求推進、實施2021年城建計劃項目;2020年結轉項目4個,北嶺幼兒園建設項目、漆橋改擴建項目完成建設投入使用,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70個,初中學位600個;雅園、天安、美臨香逸3所配建幼兒園完成建設投入使用,共新增1080個學前教育學位;省淳中高品質高中提升綜合樓等項目序時推進。教育裝備工程全面提升。2021年區義務教育學校裝備計劃統籌經費約1600萬元;共完成省淳中等6校共計182間普通教室照明環境提升,全區中小學普通教室照明環境全部達到南京市標準要求;區裝備為15所中小學更新標準課椅桌4580套。

        科創企業矩陣持續壯大。聚焦“4+2”主導產業發展,大力實施創新主體倍增和高成長性企業孵育計劃,打造大中小層次并進的企業“雁陣梯隊"。堅持培育和引進相結合,實施高企、科小等全程精準跟蹤服務,不斷提升創新型企業培育質效;借助平臺、活動和產業鏈招商,積極招引成長性好的優質創新型企業和項目落地發展。全年凈增高新技術企業35家、高企總數在蘇南26郊區中有望實現進位,科技型中小企業達553家、同比增長60.3%,新增市創新型領軍企業13家、總數達15家,新增省農業科技型企業2家、市科普教育基地1家。積極推進高水平創新平臺建設,南京醫療器械產業園“一所六中心''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相繼落地。優化調整《區2021年度新型研發機構目標考核辦法》, 全年新增市級新研機構2家、總數達9家,新研機構及孵化引進企業當年營收5.37億元、同比增長283.6%。積極發揮專業孵化器“育苗"作用,高淳科創中心連續兩年榮獲國家級孵化器優秀(A 類)評價,新增省級孵化器1家(首次突破)、市級1家,新增 市級眾創空間1家,新增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市級4家,?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評優良績效等級。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娛生活進一步豐富。新建2個體育公園、3個智慧廣電街鎮、8個少兒圖書室,組織文體旅從業人員開展專業培訓757人次,“人均接受文化場館服務次數”3.48次。不斷完善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建成24小時自助圖書館古柏分館, 實現少兒圖書室街鎮全覆蓋,指導開展活動23場;推進文化場館數字化建設, 區文化館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化館, 博物館完 成館藏文物數字化保護展示項目建設;增設雅園等4個問讀流通點,老街書坊入選江蘇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積極打造8個讀書驛站和農耕文化館等特色文化載體。

        醫療服務布局日趨合理,人才隊伍結構日漸優化。高淳人民醫院按照國家最新標準建設的發熱門診工程巳投入使用,有隔離病房 15 間。高淳中醫院整體遷址淳中路,增設2個病區,建設了治未病科、傳統療法中心、腦卒中中心,擴張 ICU,充分發揮中醫特色。婦幼保健院及區急救中心汶溪路院區正式運行,成功轉設二級專科醫院建設。年內完成精神病防治院老病房樓裝修改造工程。以人民醫院、中醫院為主陣地,實施“高淳人民醫院、中醫院+獵頭公司“合作引才模式,積極引進專科專家、學科帶頭人,打造高層次人才中心,培養和打造專科團隊和人才梯隊,先后招引了4 名高層次人才。深入實施衛生人才強基工程,2021 年擬招聘大學生村醫 39名、駐村護士28名,基層編內醫療衛生人才23 名。 堅持“引進”和“培養”并重,年內共組織參加 6 期全市基層醫療機構業務培訓、2期省級培訓;年內478 名基層醫務人員完成適宜技術培訓,完成住院醫生規 范化培訓35 人。依托人民醫院投入300 余萬元建成全區基層衛生人員實訓基地。

        文體活動更加豐富多彩。制定《高淳區建設休閑體育名城行動計劃》《高淳區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成功舉辦高淳休閑體育發展大會、2021南京帆船公開賽、第八屆群眾文化才藝大賽、第六屆區運會等大型賽事活動。開展“唱響古戲臺”“我們的節日”“全民健身日”等各類群眾性文體活動234場,完成3800人次國民體質監測。積極組織參加各級文體賽事,并取得優異成績,其中,夏玉婷參加尤伯杯世界女子羽毛球團體錦標賽獲冠軍,成為高淳首個羽毛球世界冠軍;高淳區少體校被評為“2017-2020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組隊參加第二屆傳統武術大會,獲一等獎4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3名,全年共獲得金牌34枚、銀牌34枚、銅牌38 枚。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加強。全年生態環境整體向好,環境質量基本保持穩定。2021年全區空氣質量優良率為85.2%,PM2.5平均濃度為33ug/m3,其中老職中國控點空氣優良率為83%,PM2.5平均濃度為32.7ug/m3。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功能區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固城湖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功能區噪聲達標率為100%,城區環境噪聲值為50.4dB,交通干線噪聲值為64.2dB,均符合相應功能區要求。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100%,輻射安全零事故。完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復核,啟動《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1-2025)》修編,椏溪街道瑤宕村、東壩街道傅家壇村、漆橋街道中心村通過2021年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村現場抽查考核。建立了全國首個縣域CEP核算體系,《自然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技術規范》正式作為南京市地方標準發布,制訂高淳區2021年度GEP考核實施意見,成功舉辦高淳區GEP研究階段性成果發布會,對27個部門、園區和鎮街試行GEP考核。

        應急體系建設持續加強。調整區應急管理委員會成員,建立聯絡員會議制度,有序推進應急管理各項工作開展;修訂發布了1個總體應急預案、43個專項應急預案和9個板塊(含開發區)應急救援預案,完成危化品應急預案數字化建設,指導529家企業完成應急預案備案,構建企業、部門和政府三級預案聯動體系;制定印發《高淳區2021年度救援協調和預案管理工作要點》《高淳區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管理辦法》《2021年全區應急演練計劃的通知》,完成了應急指揮專網音視頻的鎮街橫向延伸.,組織開展區級應急演練59場、鎮街應急演練67場,全區生產經營單位開展各類應急演練685次;與安徽省宣州區、郎溪縣、當涂縣、灣沚區分別簽訂應急管理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保障區域協同安全發展,提高跨區域應急聯動能力;會同15個部門組建28支應急隊伍,并按照四級響應標準儲備各類應急救援物資14類1940份。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43.4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6.87%,比上年略有增長。戶籍人口45.13萬人,增加0.01萬人。其中:男性22.81萬人,女性22.32萬人,城鎮人口27.03萬人,鄉村人口18.10萬人。

        社會兜底保障全面筑牢,穩步推進養老服務改革。調整城鄉低保標準,由945元/月提升至985元/月,特困供養人員、困難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特殊群體保障標準同步提高。累計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5080.2萬元,分別惠及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5596人、4698人;提檔升級固城義保省級兒童“關愛之家”,336名困境未成年人納入保障范圍,發放救助金514.81萬元;救助流浪乞討人員87人次。在全市率先完成《高淳區“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編撰,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啟動建設智慧養老院1個,提檔升級開元社會福利院,轉型升級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4個,完善服務設施,增強服務功能,改善居住環境。同時首次完成住宅小區配建養老服務用房產權移交 6200余平方米,夯實發展基礎。探索具有高淳特色“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路徑,建成“互助養老睦鄰點”513 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覆蓋率達 83%,服務訂單量達 1.9萬單,建成銀發助餐點 112個,針對新的等級評定標準三級以上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達 79 個。開展養老服務組織護理員技能競賽和“最美護理員”評選。

        持續實施“美麗家園”行動計劃。堅持整治過程、整治內容和長效管理精細化,切實解決好老舊小區硬件設施、環境綠化、垃圾投放、停車充電等問題,推動改造實效可觀可感可持續。全年整治老舊小區1個,智慧小區微整治11個,建筑面積89萬m2,房屋192幢,涉及居民1.6萬戶。

        居民收支穩步提高。2021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503元,比上年增長9.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65444元,比上年增長8.5%;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9623元,比上年增長19.1%;城鎮恩格爾系數為2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738元,比上年增長10.7%;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399元,增長23.6%;農村恩格爾系數為29.7%。

        注釋:

        [1]本公報中部分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高淳區統計年鑒》(2022)為準。

        [2]本公報部分指標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3]地區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高淳區政府門戶網站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另类视频|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精品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网伦射乱中文|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无码AV片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无码中文字幕乱在线观看|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素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久|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久久超乳爆乳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欧美另类视频|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中文| 18禁网站免费无遮挡无码中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98|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 qvod|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中文字幕日韩人妻不卡一区 |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日本中文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久久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