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號: | 013101089/2024-75886 | 主題分類: | 其他 |
組配分類: | 計量器具管理 | 體裁分類: | 其他 |
發布機構: | 高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4-09-29 |
生效日期: | 廢止日期: | ||
信息名稱: | 碳計量的“碳”如何計量? | ||
文 號: | 關 鍵 詞: | 計量;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溫室氣體排放;排放量;計量體系;指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節能燈泡 | |
內容概覽: | |||
在線鏈接地址: | |||
文件下載: | |||
碳計量的“碳”如何計量?
碳計量,即碳排放量計量。碳排放是關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的氣體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carbon)來代表溫室氣體。
從中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到國家執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再到國際公約下各國共同努力降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貫穿全流程的一項重要工作便是溫室氣體的計量,即開展碳計量工作。全球各國在碳計量方法具有兼容性、可比較性與一致性的前提下,各個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才具有數據真實性,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也是建立在正確碳計量方法的基礎上得以順利開展,故碳計量方法在溫室氣體減排工作中既是基石也是貫徹全程的核心要素。
碳計量體系發展情況?
從國際上來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以下簡稱“IPCC”)第一工作組自 1991 年便開始開發與完善溫室氣體排放量可采用的數據與計算方法,并鼓勵參與 IPCC 的國家使用該方法,為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UNFCCC”)下各締約國實現應對氣候變化的最終目標。
IPCC 第十二屆會議通過的 1996 年修訂版《IPCC 國家溫室氣體清單指南》(以下簡稱“IPCC 指南”)為 UNFCCC 締約國正式開始提供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可采用的碳計量方法,開啟了碳計量的新時代。此后多項國際應對氣候變化會議和諸多國際機構均開始提出碳計量相關原則,成為各個國家減排的依據。
中國碳計量體系建設一直處于有序推進中,從國際來看,中國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UNFCCC”)非附件一締約方,按照締約方義務定期提交國家信息通報,闡述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各項政策與行動,分別于2004、2012、2017和2019年,以中國政府名義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交了5份國家履約報告,包括1994、2005、2010、2012和2014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單。
從國內來看,2007年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決定頒布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中國相關部門開始制定國家相應的碳排放統計、監測、考核辦法。
經過多年的試運行和補充,目前中國的碳計量體系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2011 年印發的《關于印發省級溫室氣 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1〕1041 號)基礎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13至2015年間先后公布了24個行業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國家標準委在2015年發布了《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及10個重點行業的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相關國家標準。2022年九部委聯合印發的《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國市監計量發〔2022〕92號),提出到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基本建立。
有了扎實的碳計量體系作為基礎,中國在北京、上海、福建、湖北、天津、重慶、深圳、廣東、四川陸續成立了九個碳交易所作為區域試點,2021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我國成為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
碳排放的計算公式
基于IPCC 指南和《IPCC優良做法指南》中,最常用的簡單方法學方式是:
排放=AD·EF
其中,AD為人類活動發生程度的信息,稱作“活動數據”,如每種化石燃料的消耗量、石灰石原料的消耗量、凈購入的電量、凈購入的蒸汽量等;
EF為量化單位活動的排放量或清除量的系數,稱作“排放因子”,如直接采用IPCC、美國環境保護署、歐洲環境機構等提供的已知數據(即缺省值)或基于代表性的測量數據來推算。
看不懂不重要,下面就給出幾種碳排放的計算公式:
消耗1t標準煤的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為2.6t;
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耗電量(kWh)x0.785;
開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油耗量(L)×0.785;
火車旅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行駛距離(km)×0.04;
家用天然氣二氧化碳排放量(kg)=天然氣使用量(m3)×0.19;
家用自來水二氧化碳排放量(kg)=自來水使用量(m3)×0.91;
肉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kg)=肉食量(kg)×1.24。
比如一棵冷杉30年能吸收111kg二氧化碳,平均每年吸收4kg左右,那么粗略計算以下消耗需要種幾棵樹來補償:
乘飛機旅行2000m=278kg碳排放量=3棵樹;
消耗100kW·h電=78.5kg碳排放量=1棵樹;
消耗100L汽油=270kg碳排放量=3棵樹。
倡導綠色生活
換節能燈泡:使用節能燈泡取代鎢絲燈泡,節能燈泡的使用壽命更比白熾燈長6倍-8倍,節能約60%。
空調溫度適度:夏季制冷溫度設置不低于26℃,冬季制熱溫度設置不高于20℃,空調運行期間保持門窗關閉,做到無人時不開空調。
選購家電:選擇有能效標識的冰箱、空調和洗衣機,能效高、省電又省錢。
低碳出行:盡量選用公共交通工具,多步行、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出行。
關閉電源,減少待機能耗:無論辦公室還是家里,電腦、電視等電器不使用時,及時關機,或設置為自動進入低能耗的休眠狀態,能源的排放會減少10%甚至更多。
節約用水:將馬桶和水龍頭的水流關小,盡量一水多用,比如用洗菜水刷碗、洗衣水拖地。
自備水壺和碗筷:如果帶上自己的水壺或者碗筷,不僅支持了環保,還干凈衛生。一個瓶子重復使用20次可減少30%的碳排量。
拒絕使用塑料袋、包裝產品:包裝浪費減少10%,每年就可以降低540kg二氧化碳的排放。
節約一度電就相當于節約0.4公斤的標準煤,節能降碳,你我同行!